湯咖哩(スープカレー)顧名思義是指呈"湯狀"的咖哩製品,與日式咖哩相當不同。一般日式咖哩醬汁狀偏濃稠,通常直接拌飯吃,而湯咖哩多數將醬汁與米飯分別裝盛。製作上,湯咖哩並沒有使用麵粉,而是使用大量的水,以雞骨、牛骨或豬骨加上各種蔬菜熬製湯底,再加上各種香料製作而成,還有一大特色就是運用多種類的食材配搭,例如紅蘿蔔、南瓜、番茄、馬鈴薯、青椒、茄子及各種菇類為配菜,或以雞、豬、羊、海鮮等肉類為主角,故食感又較同樣呈湯狀的印度咖哩豐富,主要盛行於北海道札幌一帶,札幌名店「Magic Spice」據說是第一個正式使用「湯咖哩」這個名字的店家,漸漸掀起熱潮。﹝以上整理自湯咖哩 - 維基百科﹞
這家名為"心"(COCORO)的湯咖哩食堂也來自北海道,本店位於札幌,分店有三家,下北澤店是位於東京的唯一分店,另兩家分店位於琦玉跟大阪。
這家名為"心"(COCORO)的湯咖哩食堂也來自北海道,本店位於札幌,分店有三家,下北澤店是位於東京的唯一分店,另兩家分店位於琦玉跟大阪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sFUbZ1U69fTJWGcJX3cO7wbjssfNI5UEfdTDPO4VeL8T4wfvXnRNK4BiI6oRa1PZ-BGADpShAwNBfeb6nN9fmIsk6fUkI3CintxinZqNuelh38cl2OPW63JA5iH9F5LBZest3aCKXQaY/s320/map_shimokitazawa.jpg)
隨意找了靠牆的沙發位子坐下後,一整個好期待,跟服務生要了英文菜單,開始研究要點什麼。菜單還蠻有趣的,Step by step教你怎麼點餐,圖多字又大,還蠻一目了然的。
- Step 1: 選擇湯咖哩種類。
- Step 2: 選擇辣度Level.0~10,超過10要加價,最辣是100。
- Step 3: 選擇玄米/白米,及飯量Small/Regular/Large,飯量超過Large要加價。
因為日本食物普遍都不太辣,而且想說最辣可以點到100,所以辣度我們兩個都選了10,沒想到其實是蠻辣的喔......飯量則都選了Regular,玄米/白米各一。
![]() |
看這menu就知道日本人英文不太好,到底什麼是Lagurge跟Helpinge of rice?(囧) |
我們分別點了圖上的骨付きチキン(Chicken Leg)跟14種の野菜(14 kinds of vegetables)スープカレー。 |
![]() |
帶骨雞腿湯咖哩(辣度10)+白米,配菜是馬鈴薯、紅蘿蔔跟青椒,還有半顆水煮蛋。 |
![]() |
雞腿超大一隻,輕輕一叉雞腿肉就跟骨頭分離了,整顆的馬鈴薯也好好吃喔! |
![]() |
辣度10已經蠻辣了,但還是好吃到連湯都快喝完了~。 |
店名:カレー食堂 心 下北沢店
営業:11:00~22:00(LO 21:30) 無休
住所:東京都世田谷区北沢2-34-8 KMビル1F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